領導干部一旦在理想信仰的關口失守,一旦放松對自己及身邊人的要求,就有極大可能被腐敗細胞吞噬,淪落為黨和人民的罪人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lián)合制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日前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迅速掀起收視熱潮。昔日權傾一方的高官,如今端坐在鏡頭前痛陳自己的貪腐心跡,這樣的畫面,令不少觀眾直呼震撼。
在傳播日益分眾化、對象化的新媒體時代,一部傳統(tǒng)的電視專題片緣何能集聚起如此廣泛的注意力,成為輿論熱議話題?仔細推究,除了作品本身采訪扎實、案例典型、故事鮮活,呈現(xiàn)了多名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及以上官員現(xiàn)身說法等因素之外,更為關鍵的是,專題片以“零容忍”態(tài)度正風肅紀、懲治貪腐為主題線索,契合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時代背景,擊中了反對腐敗的社會心理。
專題片第一集《人心向背》中披露了一些貪腐細節(jié),可說是觸目驚心。白恩培任云南省委書記期間,放任妻子借招商引資、地產(chǎn)開發(fā)等項目搞權錢交易,結果光清理從白家查獲的紅木、翡翠、玉石等藏品,辦案人員就花了十幾天時間。周本順一邊對河北干部提出廉潔“四清”等要求,一邊卻熱衷結交各路“朋友”,以出面站臺等方式肆意斂財、為子牟利,同時個人生活奢靡享樂,竟然還配有專職照看寵物的保姆。凡此種種,直觀展現(xiàn)了腐敗毒瘤的巨大危害,也再次揭示了“貪似火,無制則燎原”的樸素道理。
“我自己腐敗了,但是我非常期盼中央能夠加大反腐敗的力度”“從小就痛恨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貪官,我感覺這是一個莫大的悲哀”“在復雜的社會生活和執(zhí)政實踐當中,思想變化了,走到這一步,這一生的追求真的是南轅北轍”……從白恩培、周本順到李春城,作為黨一手培養(yǎng)起來的高級領導干部,他們在落馬后所作的懺悔不可謂不真誠。然而,無論怎樣反思,都無法彌補人生留下的遺憾,更無法挽回給黨的事業(yè)帶來的損失。事實表明,領導干部一旦在理想信仰的關口失守,一旦放松對自己及身邊人的要求,就有極大可能被腐敗細胞吞噬,淪落為黨和人民的罪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懲治貪腐毫不手軟,正風肅紀久久為功,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強力反腐、剛性執(zhí)紀,證明了“老虎蒼蠅一起打”絕不是空話,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為之一振。但現(xiàn)實中,仍有一些人抱有僥幸心理,“三觀”損毀、價值錯亂、行為失范。有的人一味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嘴上講的是理想信仰,實際上卻是“雙面人”;有的人貪圖安逸享受、怕苦怕累,享樂在前、吃苦在后,有半點委屈就打“退堂鼓”;有的人以公帑入私囊,為一己之私不惜多貪多占,屢屢觸碰黨紀國法的“紅線”。這些人不妨看一看郭伯雄、徐才厚、蘇榮等人落馬后的幡然悔悟,相信會有很深的觸動。
反腐敗是一場攸關執(zhí)政黨前途命運的持久戰(zhàn),是“絕不能輸”的價值觀較量。觀察梳理近年來中央紀委對違法違紀黨員干部的通報,“理想信念喪失”往往被置于“嚴重違法違紀”之前,是首先需要強調(diào)的問題。今年正值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當此之時,全面深化改革風潮已起,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夢想漸行漸近。以長征精神凝聚信念信仰,永葆奮斗精神、永懷赤子之心,真正做到敬畏人民、敬畏組織、敬畏法紀,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才能永葆共產(chǎn)黨人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不難預見,隨著八集專題片的陸續(xù)播出,“全民追劇”的現(xiàn)象將會持續(xù)。案例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正如李春城在專題片中感慨,“人生都是現(xiàn)場直播,沒有辦法重來”。這樣的“金句”,又何嘗不是對每一位黨員干部的深刻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