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大力開展邕江整治開發(fā)、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治理等,成效顯著
華麗變身那考河 百里邕江更秀美
今年以來,南寧市提出要一張藍圖繪到底,按“治水、建城、為民”六個字,治理水環(huán)境,做好水文章。南寧市海綿水城辦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推進,重點抓好邕江整治開發(fā)、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治理等工作。如今,治水成績喜人。
經過綜合整治后,邕江兩岸景色更加秀美。
PPP模式治理那考河
11月12日上午9時許,那考河濕地公園(位于南寧市興寧區(qū)天獅嶺路北面與G75蘭海高速南面之間),清水潺潺,居民三三兩兩在公園內漫步。“當初買房時這一片還是臭水溝和黃土堆,現(xiàn)在已經是濕地公園了。”家住附近小區(qū)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這正是那考河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流域治理項目給群眾帶來的驚喜。
那考河PPP流域治理項目,是廣西首個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流域整治項目,獲得了財政部第二批PPP示范性項目稱號,同時還是南寧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示范區(qū)內的重點項目。跟以往內河治理模式不同,那考河是南寧市首條進行全流域治理并融合了海綿城市建設內容的內河。項目建設將全線的污水直排口截流,引入項目新建的污水處理廠,運用膜生物反應器和生態(tài)深度處理技術等8道處理工藝,水質達到一級A的排放標準,再經過生態(tài)濕地凈化修復后成為那考河的補充水源,解決了以往分段治理模式水質水量不保等難題。而項目通過引進社會資本,政府按效考核購買服務,以治理效果作為付費依據(jù),實現(xiàn)了政府與社會資本攜手共建的雙贏。
在沿岸建設下沉式綠地、植草溝、雨水濕地、生物滯留設施、濕塘、綠色屋頂?shù)裙こ碳夹g措施,既可以形成園林景觀設施,又能將水充分利用起來,提高雨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能力,達到綠色治水和低影響開發(fā)。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僅2016年就有20多個黨政考察團到那考河項目考察調研,堪稱“明星”項目。未來那考河將打造成“千米桂花溪谷、萬棵朱槿水岸”,成為南寧城市的另一張新名片。
作為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PPP模式流域治理的樣板項目,那考河是南寧水環(huán)境整治的一個縮影。今年,該市圍繞“治水、建城、為民”的主線,通過邕江綜合整治開發(fā)、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治理等工作,進一步推動水環(huán)境整治。1——9月,水城建設及邕江綜合整治項目完成投資約32.5億元,占年度計劃總投資43.9億元的74.03%;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完成投資40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51.5億元的77%。
大手筆對邕江進行整治利用
9月2日,南寧市2016年第五次重大項目開竣工儀式中,“治水項目”引人關注。老口航運樞紐、邕江綜合整治工程(清川大橋-五象大橋)分別竣工、開工,標志著邕江整治開發(fā)進入新階段。
總投資約67億元的老口航運樞紐工程2011年10月開工,2015年7月實現(xiàn)首臺發(fā)電機組并網(wǎng)發(fā)電,2016年8月實現(xiàn)5臺機組全部并網(wǎng)發(fā)電,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5萬千瓦,年平均發(fā)電量為6.4億千瓦時。通過與百色水庫聯(lián)合調度,老口航運樞紐可將南寧防洪標準提高至200年一遇,并改善航運條件,常年通航1000噸級船舶,同時為城市內河補水創(chuàng)造條件。
老口航運樞紐是打造“六個邕江”(生態(tài)安全邕江、江城融合邕江、活力多姿邕江、親民便民邕江、交通可達邕江、文化傳承邕江)的基礎,它的建成是邕江整治開發(fā)的里程碑,為百里秀美邕江建設、做好城市水文章翻開了新的一頁。
邕江綜合整治工程(清川大橋-五象大橋),是邕江整治和開發(fā)利用“一江、兩岸、雙核、四心、七段、多廊”水系規(guī)劃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也是迎接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的重點項目,項目兩岸全長約35公里。其中,北岸將建設5個主題建設理念景觀帶,分別是“水綠花岸”“洋關情懷”“津頭氣象”“柳沙棲鷺”和“貝丘神韻”;南岸將建設“平西情懷”“南寧故事”“疍家風情”等主題景觀帶,工程預計2017年底竣工。項目建成后,將與已建成的邕江整治示范段(北大橋碼頭-凌鐵大橋北岸)、邕江濱水公園(區(qū)黨校-南寧大橋東側北岸)、江濱公園(邕江大橋南岸兩側)等公園景觀以及邕江五象大橋-三岸大橋段,連成一片,形成長達約57公里的濱江風貌景觀帶,為市民提供新的環(huán)境優(yōu)美的休閑場所。
據(jù)悉,今年邕江整治開發(fā)的另兩個項目也進展順利。邕寧水利樞紐截至2016年9月底累計完成投資約23.74億元,目前正順利推進。邕江船只專項清理,目前各城區(qū)已完成全部符合條件的船只和網(wǎng)箱的簽約和拆解,經南寧市確定新增的10米以上涉漁船只的收購拆解也基本完成。至此,邕江老口航運樞紐-六律大橋約85公里河段船只清理整頓基本結束。
治理后的那考河景色怡人。
全力打造“會呼吸的海綿城市”
以前的廢舊游泳池,改造成疊瀑景觀;原來單調的草坪變成雨水花園、旱溪景觀……經過海綿化改造后,如今的石門森林公園,變得比以前更加吸引人了。
經過一年多的試點,南寧市民已逐漸看到城市建設的“海綿效應”。青秀山風景區(qū)北側的蘭園,改造前水環(huán)境污染嚴重,水生態(tài)功能被破壞。在海綿化建設中,通過沿山體道路設置的雨水截流調蓄滲透雨水井,經綠地、植草溝、透水鋪裝滲濾……如今,雨水回用基本滿足園區(qū)綠化澆灌用水,每年水資源節(jié)約成本可達200萬元。南湖環(huán)湖路,通過全程鋪設透水瀝青,打造“海綿體”,分別規(guī)劃步行專用道和跑步專用道。
截至11月16日,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計劃項目總數(shù)為189項,其中已完工74項,正在建設56項,正在開展前期工作59項;已建成區(qū)域面積22.7平方千米,在建區(qū)域面積13.8平方千米;已完成投資額78.74億元。建成了那考河、蘭園、石門森林公園、示范區(qū)內中小學海綿化改造等一批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重點項目。同時,南寧市還對小區(qū)進行海綿化改造,整治易澇點。
今年6月,南寧市順利通過住建部等部委組織的海綿城市試點建設首年度績效評價,建設成果得到考核組肯定。
目前,南寧市已啟動開展海綿城市攻堅戰(zhàn),加快推進54.6平方公里示范區(qū)項目及海綿體建設。力爭到今年底,示范區(qū)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累計開工70%以上,累計竣工率達到50%以上,積極推進既有建筑小區(qū)海綿化改造,完善技術規(guī)范標準體系建設等。
消除黑臭實現(xiàn)“清源潔流”
10月13日,廣西財經學院相思湖校區(qū)內湖污水直排口應急治理項目通過最終驗收,各項指標達到設計的污水處理排放一級B的標準以上。
據(jù)悉,該校區(qū)內湖為石埠河支流水系,水域面積約1.3萬平方米。因上游污水直排和湖內污泥淤積,去年以來反復出現(xiàn)水體黑臭現(xiàn)象。為此,南寧市對上游的農貿市場、家禽家畜養(yǎng)殖屠宰點、垃圾處理廠污水偷排等進行整治,有效減少了污染源。同時,采用一體化分散式污水處理設備,對校區(qū)內湖上游生活污水直排口進行截污整治,并對校區(qū)內湖進行清淤。通過組合式的治理,現(xiàn)在該校區(qū)內湖已基本消除了黑臭水體。
住在南寧朝陽溪一帶的居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水沒有那么臭了,還經常有工作人員打撈垃圾”。這得益于污水直排口整治、清淤補水等工作的完成,朝陽溪十三中-邕江出水口段共3公里長的黑臭水體,已經基本得到消除。記者獲悉,今年南寧市還完成了鳳凰江沙井大道段支流2.8公里、那考河5公里、明月湖0.37公里等河段黑臭水體整治。
截至10月底,南寧市黑臭水體整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全市需整治的283個污水直排口,已完成220個;建成區(qū)共需消除的98.4公里黑臭水體河段,已完成17.7公里,正實施整治的河段16.08公里,包括沙江河、心圩江、水塘江等內河全流域治理PPP項目和黑臭水體整治PPP項目在內的64.62公里河段正開展前期工作。
按計劃,今年年底前南寧市完成全部污水直排口整治。內河全流域治理項目11月完成社會資本采購,12月前開工。預計年底前,建成區(qū)30%——40%的黑臭水體完成整治,2017年底前實現(xiàn)建成區(qū)內河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沿岸無垃圾、無污水直排口,河水不黑不臭,基本消除全市建成區(qū)黑臭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