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作為一直“被去世”的名人,金庸老先生自己都會調(diào)侃說到“我都死了20多回了”。而這位武俠泰斗,這次是真的離開了。就像他自己曾說過的那樣“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他留給世人一個瑰意琦行的江湖,自己安然離去,駕鶴西巡。
金庸先生筆下的武俠世界,不僅有刀光劍影、快意恩仇,還有那家國山河。正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雖然很多人沒有真正讀過金庸先生的小說,但是其作品卻仍影響了幾代人。
金庸先生曾在17年間里,寫了14部中、長篇武俠小說。每部小說取首字變成了: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粗略統(tǒng)計,這14部小說被翻拍成影視作品高達90余次。
再次回顧翻拍自金庸武俠小說的影視作品,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青春。
成長就是要不停地失去
兒時崇拜的球員退役了,青春期喜歡的明星成家淡出視野了,喜愛的作家封筆了,熟悉的主持人病逝了,上了年紀的長輩長眠地下,有的人甚至要面對與至親的訣別。
人這一輩子有三次死亡
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中,有這樣一段臺詞:
傳說中,人這輩子一共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你的心臟停止跳動,生物學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在葬禮上,隨著人們的鞠躬,你的社會地位死亡。
第三次,也是最后的死亡,是當這個世界上,最后一個人,將你忘記……
金庸先生生前遺愿:“我希望我死后一百年、兩百年,仍有人看我的武俠小說!”
何止是一兩百年,相信金庸的作品會永遠有人拜讀,就如那句話:雖然你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依舊都是你的傳說!
結(jié)緣華山
相信不少武俠愛好者的武俠夢都緣于金庸先生筆下的江湖,那么金老先生是如何將“華山論劍”一點一點從想象帶入到筆下江湖世界中的呢?
“華山論劍”這一詞,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高手對決的代名詞,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金庸先生為什么安排高手們在華山進行論劍呢?
為什么會選擇在華山論劍呢
華山本來就是五岳之中最為險峻的,武林高手比武,肯定不想被一些宵小之輩圍觀打擾,那么到處是絕壁山崖的華山之巔就是最好的比武場所,武功差輕功不好的,上都上不來,這樣幾大高手可以專心的比武論劍,少了外界的干擾。
其實選擇華山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金庸先生在查閱資料時發(fā)現(xiàn),當年趙匡胤和道家祖師陳摶老祖下棋,把華山輸給了陳摶老祖,這就意味著華山不受朝廷的制約,是江湖的代表,是江湖人最理想的比武圣地。
華山論劍在《射雕英雄傳》中有舉辦過兩次,到了《神雕俠侶》的結(jié)尾,也有一次,總共有三次論劍。“華山論劍”便成了武俠系列最經(jīng)典的一個標簽,也奠定了華山不可動搖的江湖地位。
多年來,不斷有許多武俠愛好者會慕華山論劍之名前來,一覽奇險天下的華山,尋找夢里的江湖。
部分圖文綜合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