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延安。
它臨近包茂高速公路,地處黃河中游,是曾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的古城,也是革命圣地。寶塔區(qū)則是延安的“心臟”。
寶塔區(qū)是“南泥灣精神”的誕生地。1941年3月,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一邊練兵,一邊屯田墾荒,形成了以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為核心的南泥灣精神。三五九旅老兵劉寶齋在“大生產”運動后留守南泥灣,劉寶齋的養(yǎng)女侯秀珍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延安是無法別離的城市。侯秀珍坐在自家小院里,為來訪者講述“大生產”故事。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朱軒 圖
侯秀珍坐在自家小院里,為來訪者講述“大生產”故事。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朱軒 圖
76歲的侯秀珍說,父親講了三十多年的南泥灣故事,他過世后由她繼續(xù)講述。侯秀珍老家在河南,如今已扎根南泥灣。她說,這里有父親開的田、她種的樹和撂不開的情,記得歷史的老人一個個離開,但她將一直守在這里,為后來人講述過去。
“李沖香菇面”的傳人李瑞強祖籍在廣東,他說,延安是創(chuàng)業(yè)和傳承之地。他的父李沖十二三歲便隨三五九旅來南泥灣,在炊事班“管灶”。之后創(chuàng)造出南北結合、口味豐富的香菇面,從賣出第一碗,到現在已有多家分店,香菇面店鋪像雨后春筍一樣在延安發(fā)展起來,成為陜北代表性的小吃之一。
在萬花山下的民宿里幫忙的小雅說,她在延安生活了三十余年,紅色文化并不是這座城市唯一的標簽。在她眼中,延安人樸實、善良。像“二道街夜市”這樣的去處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煙火氣”。
而在延安寶塔區(qū)城管局工作人員馮勇眼里,延安的城市變遷中,二道街夜市是市場活躍的一面鏡子,歷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F在,二道街日均客流量可達3萬人次。
下午六七點,這里一百多個商戶支起攤位,羊蹄、羊雜碎、洋芋擦擦、洋芋沫沫、雜面等三十多種特色小吃冒著熱氣。街道人流如織,直到凌晨兩點依舊燈火通明。
“夜間經濟,不僅是拉動內需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的引擎,也是反映城市繁榮程度、文化內涵的重要指標,還是體現城市活力與吸引力的晴雨表。”4月28日晚,市委常委、寶塔區(qū)委書記劉景堂在2021延安第三屆夜經濟夜生活節(jié)致辭稱,寶塔區(qū)將進一步做強產業(yè)基礎,深入挖掘延安深厚的歷史、紅色、文化、民俗、生態(tài)資源,充分發(fā)揮市場作用,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chuàng)造需求的夜間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
“酸甜苦辣我都嘗過,撂不開南泥灣這份情”
從包茂高速下匝道,四十分鐘便能到寶塔區(qū)南泥灣鎮(zhèn)。公路兩旁山丘起伏,綠樹中點綴著白色的梨花,偶爾閃出一兩座窯洞以及打著“南泥灣香菇面”招牌的店鋪。這里是中國軍墾事業(yè)的發(fā)源地。
“我撂不下對南泥灣的感情。”從十多歲逃荒到南泥灣起,侯秀珍已在此處生活了近60年。從“爛泥灣”到“陜北小江南”南泥灣,再到如今的農業(yè)示范區(qū),她和父親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歲月流轉。侯秀珍居住的窯洞墻面,貼著“南泥灣精神代代傳”的牌匾。
侯秀珍居住的窯洞墻面,貼著“南泥灣精神代代傳”的牌匾。
如今,她留在南泥灣村的一處窯洞內,在小院里建了一座小型展覽館,記錄父親劉寶齋和大生產的故事。她坐在對面的老房子中,拿出一碟瓜子,為來訪者講起當年,種種細節(jié)仍記得很清楚。
“一把镢頭一支槍,生產自給保衛(wèi)黨中央。”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后,國民黨的封鎖和邊區(qū)的災荒,給陜甘寧邊區(qū)帶來極大的經濟困難。1941年春,八路軍120師359旅奉命開赴南泥灣屯田開荒。在旅長王震的率領下,經過三年艱苦奮斗的“大生產”,終于將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了陜北的“好江南”,為邊區(qū)的經濟建設作出重要貢獻。劉寶齋則是當時三五九旅九團九連副連長。
1958年,因河南老家鬧饑荒,十多歲的侯秀珍逃荒到延安,被同為河南人的劉寶齋收留為養(yǎng)女,后來嫁給了劉寶齋的兒子。“那個時候我來南泥灣,就是因為(這里)有吃的,還有住的。一溜溜的窯洞,都是三五九旅打的。”
當年三五九旅來的時候,南泥灣還是“荒山臭水黑泥潭”。“我父親說了一遍遍,當時部隊進駐時,住的是爛草棚,吃的是野菜、樹葉子。他們白天墾地,晚上打窯洞。就這樣苦干三年,開出了26萬多畝土地。”侯秀珍說,此外,戰(zhàn)士們還在當地辦了工廠和作坊。“父親本有機會回城工作,但放不下南泥灣,他們管理著三五九旅的幾個廠子,一直到全國解放......”
侯秀珍說,父親是她心中的模范人物,她一直以他為榜樣。她在村里擔任過婦女主任、村主任和村黨支部書記等職務,大到退耕還林、修學校修路、帶村里人脫貧致富,小到調節(jié)矛盾和牽線做媒,她總是盡心盡力。
“現在外邊那些樹,都是我們當時種的。”侯秀珍指著院外的青山說。
1999年,延安開始全面退耕還林。當時的侯秀珍在南泥灣三臺村駐隊,白天帶群眾上山栽樹,晚上風雨無阻巡山。“種下的小樹苗,只有筷子那么粗,但坑要挖得大,三根筷子那么深才行,要不然樹撐不住。”侯秀珍回憶,他們一方面要保證林子的存活率,另一方面要徹夜巡視,因為牛羊常往山上跑,“一嘴一顆小樹苗”。
“現在小樹苗長得這么粗了。”侯秀珍比出環(huán)抱的手勢說,外面的樹都綠了,等到6月份洋槐花開,一片白色更好看。她記得,他們種下的第一批樹苗就是洋槐樹。
“2019年底,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順利通過驗收,成為陜北地區(qū)首個國家級濕地公園,濕地率達到38.94%。”南泥灣開發(fā)區(qū)管委會主任李鑒君介紹,南泥灣開發(fā)區(qū)恢復稻田1500畝、植被509畝,修復濕地330畝,建設荷塘125畝,水源涵養(yǎng)能力全面提升,水生動植物繁育棲息、蓬勃生長。
侯秀珍說,退耕還林之后,孩子們不用再跟著家里人做農活、割豬草,有更多讀書的機會。當年她曾帶著村民一磚一瓦建起磚窯的小學,現在已和其他學校合并。“娃娃們吃穿用度和城里的學生一樣。有錢之后,能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老父親和別人講了三十幾年的大生產,我又和別人講了四十幾年,這就是一代代的傳承。”侯秀珍感慨著南泥灣的變遷,同時也強調,像父親一樣,她不想離開這里。“而且村里人對我很好,我對他們也好,這都是相互的。”
“再一個,現在老紅軍、老年人都離開了,他們的后代也離開了,我在這里,我還能給你們講講三五九旅的故事。酸甜苦辣我都嘗過,那個年代的生活我也過過,對南泥灣的感情是撂不開的。”
“香菇面承載著歷史記憶,我們家會一直傳下去”
對南泥灣念念不忘的情感,還珍藏在侯秀珍的飲食記憶中,尤其是在延安飲食中另樹一幟的香菇面。
侯秀珍說,大生產運動期間,三五九旅的戰(zhàn)士們來自各個省份,也為南泥灣帶來了不同的飲食習慣,香菇面便是南北飲食融合的產物。南泥灣鎮(zhèn)“李沖家”香菇面。
南泥灣鎮(zhèn)“李沖家”香菇面。
“香菇面因其獨特的風味,已成為南泥灣紅色旅游的一大標簽。”南泥灣南開發(fā)區(qū)管委會官網介紹。
一碗18元的香菇面,里頭有香菇、蝦米、木耳、里脊肉片、汆肉丸子和油炸丸子等原料,再撒上蔥蒜和辣椒,香氣四溢。“以前還要放排骨和酥肉呢。”香菇面店的老板李瑞強說,父親1988年開始賣香菇面,父親去世后,他在鎮(zhèn)上開了店,希望能將這份味道長長久久傳承下去。
和侯秀珍一樣,今年四十三歲的李瑞強也是南泥灣的“墾二代”。
“我父親是廣東中山人,跟隨三五九旅過來開荒的時候,才十二、三歲。”李瑞強回憶,父親來到南泥灣后,先是在炊事班工作,后來去農場上班,跟農場里五湖四海的人學做飯,學做了這一道面。后來,父親又被下放到農村,一住就是好幾年,直到1976年再次被調回南泥灣鎮(zhèn)農場。
李瑞強的父親李沖真正著手開店前,還有一段坎坷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
八十年代,李沖懷著夢想出外闖蕩,但創(chuàng)業(yè)未果,反被小偷割了包,欠了6000元外債,又返回了延安的農場。
李瑞強說,他們家兄弟姊妹四個,父母工資一個月二三十元,“養(yǎng)活不了一家六口”。
為了擺脫困境,父親先試著在農場開了一家香腸廠,但這 “太超前了”。“那香腸是真的好吃,但在陜北吃肉都是很奢侈的,實在賣不動,最后就倒閉了。”李沖站在自己香菇面店前。翻拍老照片
李沖站在自己香菇面店前。翻拍老照片
1988年,一邊是生存壓力,一邊是國家鼓勵創(chuàng)業(yè)的政策,李沖決定辭去農場的工作,在南泥灣辦起了結合南北方特色的香菇面店。
李沖對面的材料和口味十分上心。“那時候沒有機器,要用杠桿壓面,壓出來才筋道。”李瑞強說,和面的時候還要加上雞蛋清,讓面保持光滑,不容易糊。面里頭的丸子也是土豬肉做的,加了生姜蔥花和蝦皮,再拿刀背打成團,很有彈性。
蝦米、魷魚等海貨買不著,李沖就開著手扶拖拉機去西安買;農民不稀罕的大骨頭,父親會拿回來熬湯,加到香菇面里,讓湯又香又濃。
李瑞強回憶,1988年,豬肉要八九毛錢一斤,一碗面賣八毛錢,對于普通人有些奢侈;后來生活好了,吃的人多了?,F在一碗面18元,一個店面一天可以賣出上千碗面。“面店開張后,生活慢慢就好了,比同齡小孩生活富裕一些。”他說,他和兄弟姊妹陸續(xù)在南泥灣、延安新區(qū)開了分店,生意也好得很。
李瑞強說,在他印象中,父親是個樸實而且不服老的人,開面店賺錢了,也還總穿著以前部隊里的衣服,戴著一頂黃帽子,父親自力更生的態(tài)度,影響著子女一輩。
現在,他也時常和自己的孩子談起往事。“我兒子今年高三,經常和我們說,要有長遠眼光,不能局限這幾家小店,可以做成連鎖......”李瑞強提起孩子十分欣慰,覺得年輕一代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
李瑞強說,香菇面店帶著他們一家人脫貧致富,也幫助不少村里人脫貧。“不少老百姓在我們的帶動下,也開始開店。”李瑞強說,尤其是南泥灣開發(fā)區(qū)成立后,香菇面店的生意“翻倍得好”,時常有外地人慕名前來吃面。
國家發(fā)改委等7部委今年3月24日公布的《第三批國家農村產業(yè)融合發(fā)展示范園創(chuàng)建名單》顯示,南泥灣成為延安市唯一獲批創(chuàng)建的項目。據介紹,下一步,南泥灣開發(fā)區(qū)將按照“精細化建設、規(guī)?;l(fā)展、品牌化銷售”思路,加強政策引導、強化要素保障,完善運行機制、拓寬銷售渠道,全力推進園區(qū)創(chuàng)建工作。
“歷史書中的城市”,也有“人間煙火”
從南泥灣鎮(zhèn)出發(fā),四十分鐘能到寶塔區(qū)二道街夜市,這里是老區(qū)的中心。二道街夜市
二道街夜市
23歲的小琴說,在這里長大,就像“生活在一本歷史書中。”鳳凰山、寶塔山、清涼山、楊家?guī)X、棗園、南泥灣、延安革命紀念館......長輩和老師都對延安的景點如數家珍,也帶著他們去過很多次,為他們講敘景點背后的故事。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寶塔區(qū)則是革命圣地的“心臟”。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生活戰(zhàn)斗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中國人民奪取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培育了延安精神,留下了革命舊址和紀念地150多處。
延安革命紀念館資料顯示,1937年1月,中共中央機關到延安后的第一個駐地是鳳凰山。1938年11月20日,日軍飛機轟炸延安城,中共中央機關當晚由城內的鳳凰山麓遷駐楊家?guī)X。
1943年10月,中央書記處成員由楊家?guī)X先后移住棗園,繼續(xù)領導了全黨的整風運動和解放區(qū)的大生產運動,籌備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完成了抗日民族戰(zhàn)爭向全國解放戰(zhàn)爭的歷史轉折,為粉碎國民黨發(fā)動的“全面內戰(zhàn)”作了充分準備。二道街夜市上的李老二羊蹄
二道街夜市上的李老二羊蹄
對于小琴來說,除了深厚的歷史感,延安也正帶給她鮮活的體驗。她常和朋友從寶塔山下散步到二道街,在夜市點兩根羊蹄,配上小米稀飯和肉夾饃,這是她向往的“煙火氣”。
二道街夜市也是寶塔區(qū)最知名的夜市。下午五六點,一百多個攤販們排隊進入街道,換上陜北風情的頭巾和藍布衣裳,在窯洞樣式的推車前擺賣起特色小吃。等燈光亮起,二道街人流逐漸變多,最忙碌的時候到來了。
“羊蹄、搟面皮、羊雜碎、煎餅、涼粉、洋芋擦擦、雜面......”市民們穿梭在小吃街中,部分攤位還排起長隊。在新晉“網紅”小吃搟“甘泉二桿子攪團、灌腸”的攤位前,排了幾十人。攤主用木棒有節(jié)奏地捶著鍋里的面皮,吸引了一眾人觀看、錄像。
二道街歷史可追溯到明清時期。明末清初,延安府擴建,二道街正式建成,俗稱“騾馬市”,為商賈云集之地。黨中央在延安時,老區(qū)人民將“熱騰騰的油糕擺上桌,滾燙燙的米酒捧給親人喝......”改革開放以來,二道街是市場活躍的一面鏡子,見證了延安城市發(fā)展變遷。
在二道街夜市賣雜面和羊蹄的攤販老李告訴澎湃新聞,他家庭條件不好,常年在西安打工,但“外面掙不到錢,最后還是回了老家”。2009年,他開始在二道街擺攤,算是第一批做夜市的。“但那個時候還是流動攤販,后來慢慢正規(guī)化了,有了固定的位置,賺的錢也多起來了。”
老李的工作從下午開始。他在家先準備好材料,下午五點開始進場擺攤,晚上八九點,迎來人流量的高峰期,一碗接著一碗地做,一直忙活到凌晨兩三點?,F在,他和媳婦一天能收入六七百,旺季時光羊蹄便可以賣3000多根。“以前一天只能賣上幾十塊錢,多的時候就一百多塊,主要還是不穩(wěn)定。”
據寶塔區(qū)城管局政策法規(guī)科的工作人員馮勇介紹,夜市的管理是逐步規(guī)范的。2016年二道街夜市才十幾戶商家,后來逐漸變多,發(fā)展到現在的一百多戶。此后,管理部門為二道街夜市統一制作了陜北窯洞式新型環(huán)保餐車、夜市特色服裝、特色小吃簡介以及餐桌椅凳。此外,還制定了夜市“七定、七統一、兩懸掛、兩達標、一禁止”管理制度。
“夜市的規(guī)模相對固定了,提升的重點主要在質量方面、特色方面。會讓市場篩選像‘李老二羊蹄’、‘攪團’這樣的攤位,讓夜市有名氣,里面攤販也能響當當。”馮勇說,攤販給二道街帶來活力,二道街也讓攤販生活好起來了,兩者相得益彰。
他介紹,現在的二道街夜市日均客流量3萬人次,130個攤位平均收入2000余元,解決了350多人就業(yè)。
在馮勇眼中,二道街夜市是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夜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夜市的繁榮與否,反映了這個城市的經濟和人們生活質量的高低。”他說,希望二道街夜市能成為延安的一張名片,來延安的人,都能想到來夜市轉轉。
旅游、民宿、夜市,助推城市“夜經濟”增長
豐富的旅游資源帶動了餐飲業(yè)發(fā)展,也為民宿產業(yè)帶來機遇。坐落于延安寶塔區(qū)萬花山下的“木蘭山居”
坐落于延安寶塔區(qū)萬花山下的“木蘭山居”
車從包茂高速公路下萬花山出口,行駛不到十分鐘,便到了三個女孩共同開設的民宿“木蘭山居”。民宿坐落于萬花山鄉(xiāng),依山而建,推門便是中式小院和改良后的玻璃長廊。
女孩們說,民宿的名字來源自附近的花木蘭故居。傳說,花木蘭家住延安萬花山下的花原村。這里還屬于秦嶺以北地區(qū)最大的野生牡丹生長區(qū),被譽為“木蘭故里,牡丹之鄉(xiāng)”。
“再晚幾個月來,山上花全開了,那是最美的時候。”今年27歲的小張是民宿的合伙人之一,負責日常運營。她說,開民宿后,她擺脫了過去刻板的工作狀態(tài),享受到了一種獨立安排生活和工作的自由。
在延安開民宿并不常見,民宿的合伙人之一小董告訴澎湃新聞,延安人理解的民宿更多的是釣魚、吃飯的“農家樂”,適合年輕人休閑娛樂的地方很少。
開設民宿的選擇,也是一次冒險嘗試。“一半因為情懷,一半因為覺得旅游市場機遇到了。”2018年,她和小薛、小張三個女孩湊錢后,又貸了一百多萬,租了萬花山下的幾幢房,做起了民宿。
民宿共有4個院子,31間客房,風格多為中西結合,也有陜北窯洞的式樣。在店里幫忙,也參與過民宿設計的小雅介紹,以前這里是村民的住房,后來被統一改造。她們要在統一的風格上,做出特色和新意。半年時間,她們把略顯沉悶的外墻換成了落地窗,整體更加通透,房間里的內飾、裝修也磨了很多遍。民宿中的陜北元素。
民宿中的陜北元素。
“大到喝茶的桌椅,小到墻上的剪紙,都是找專門手藝人做的。”小雅指著“炕”上的花坐墊說,這也是拿小孩不穿的布帛縫起來的,展現陜北特色的“百家衣”風格。陜北炕比較冰冷,她們就用木頭把炕包起來,再鋪上軟墊。
現在,民宿請的保潔阿姨都是村里的人,有什么問題也能叫上村里人幫忙。“一方面節(jié)省了成本,一方面也解決了一部村民的就業(yè)問題。”
“延安以前沒有正兒八經的民宿,都是農家樂。”小雅覺得,民宿的市場潛力還有待開發(fā),需要堅持下去。“整體來說在同行中算不錯的,客流量可觀。”
民宿的發(fā)展離不開寶塔區(qū)對于“夜經濟”的重視。澎湃新聞獲悉,2019年和2020年寶塔區(qū)連續(xù)舉辦兩屆延安夜經濟夜生活節(jié),孕育了繽紛多彩的延安夜間經濟文化。
“民宿是第二屆夜經濟夜生活節(jié)的重要板塊。”2020年,延安舉辦夜經濟夜生活節(jié)期間,寶塔區(qū)副區(qū)長李延武就曾表示,寶塔民宿要堅持“特色化”,在彰顯紅色革命文化優(yōu)勢及綠色生態(tài)、黃土文化優(yōu)勢上下功夫,把延安民宿最優(yōu)、最亮的產品推介給廣大游客及消費者。夜幕下的延安。
夜幕下的延安。
目前,延安第三屆夜經濟夜生活節(jié)也已于4月28日拉開序幕,延續(xù)至10月31日,主題為“發(fā)展高質量夜經濟·樂享高品質夜生活”。
“夜間經濟,不僅是拉動內需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的引擎,也是反映城市繁榮程度、文化內涵的重要指標,還是體現城市活力與吸引力的晴雨表。”市委常委、寶塔區(qū)委書記劉景堂在2021延安第三屆夜經濟夜生活節(jié)致辭中強調,寶塔區(qū)委、區(qū)政府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fā)展理念,堅持“政府搭臺、企業(yè)唱戲、全民共享、塑造品牌”的思路,進一步做強產業(yè)基礎,深入挖掘延安深厚的歷史、紅色、文化、民俗、生態(tài)資源,充分發(fā)揮市場作用,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chuàng)造需求的夜間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
“延安紅色旅游資源多、歷史悠久;延安人都很樸實、善良。這里的農家樂不會宰客,房東阿姨看到來了生人也會熱情地張羅飯菜,街上常碰到拉扯著買單的熟人......”小雅念起種種延安的好。
從中學時代吹亂頭發(fā)、夾雜著黃沙的大風,到現在滿山綠意和相對溫和的氣候,從大學寫生時畫下的窯洞,再到為本土民宿做設計,小雅也在以自己的方式觀察和記錄城市的變遷。
“這里很好,但留給外界的印象相對滯后。”她期待,能有更多新鮮力量注入,吸引年輕一代尤其是00后的目光,打破人們對延安的刻板印象,讓古老城市煥發(fā)出更多生機。(澎湃新聞記者 朱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