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決策網訊“以前4名測風員完成整個礦井的測風工作需要3個工作日,現在只需要6秒鐘便可同時完成3000條巷道的測風和解算工作,并能實時監(jiān)測風量,這是國內最先進的精準測風技術……”測風員苗毅激動地說道。
檸條塔礦業(yè)公司在智能通風建設過程中,以“1168”發(fā)展戰(zhàn)略為“雙翼”,牢固樹立“重預防、嚴管理、強素質,全力打造本質安全型礦井”的安全理念,從“安全可靠性、科學使用性、智能現代性、效益提升性”四個方面重拳出擊,經過三年的努力探索建成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礦井智能通風管控系統(tǒng),實現了礦井通風設備的智能精準感知、通風設施的精細調控和通風系統(tǒng)抗災能力的精確提高,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中國領先的高品質智能化強礦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安全保障。
安全監(jiān)測、實現精準感知
已建成的智能通風管控系統(tǒng)可將通風機、風窗、風門等通風設施通過網絡和各種傳感器進行集中管控,實現自然分風和通風網絡實時解算,同時還能夠進行通風系統(tǒng)優(yōu)化、狀態(tài)識別和故障診斷、用風點需風量預測、自動優(yōu)化正常狀態(tài)及災變狀態(tài)下的調風和控風,極大的提高了礦井抗災應變能力。
“智能通風系統(tǒng)中的瓦斯巡檢機器人,能夠監(jiān)測現場環(huán)境中包括瓦斯和一氧化炭在內的7種氣體,完全可以實現瓦斯無人巡檢,降低勞動強度,釋放瓦檢員的雙腿。”高海利信誓旦旦地說。
科技助力、為通風安全保駕護航
“干了十二年煤礦,做夢都沒有想到,在地面就可以測量出井下幾百米巷道的風量,不僅高效、便捷,同時,為礦井的通風安全提供了極大的保障。”測風員說道。
智能通風建設過程中,精準測風一直是一個“卡脖子”的難題,同時也是公司的重點課題。近年來,通過調研實踐,公司對原有的測風系統(tǒng)系統(tǒng)進行了智能升級改造,建設了精準測風系統(tǒng),實現了全量程測量精度小于0.1 m/s,突破了井巷平均風速準確測量的一道屏障,實現了全斷面平均風速的快速準確測定,同時,基于此申請的“礦井智能通風聯動預警裝置”專利也通過了國家專利局的審核。
創(chuàng)新驅動、提升通風效益
智能通風系統(tǒng)不僅有效提高了礦井通風的安全可靠,而且大大降低了通風成本,提升了通風效益,達到了智能化安全、減人和提效的目的。
在局部通風方面,智能局部變頻風機的使用,節(jié)能30%左右,每年節(jié)約通風成本130萬元以上;在測風方面,智能精準測風技術的應用,可為礦井減少測風員3名,每年節(jié)約人工成本40萬元以上;在綜合防塵方面,智能無線噴霧的應用,有效減少了噴霧用水量,降低了工人維護勞動強度,同時降低了原煤含水率,改善了煤質,每年可節(jié)約綜合成本近百萬元;在瓦斯檢查方面,瓦斯巡檢機器人若全部投用,只需配備6名維護人員,能減少瓦檢員30人,每年節(jié)約人工成本530萬元以上。
?。ü└迦耍核螡?/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