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神南產業(yè)發(fā)展公司機電設備維修中心電氣車間以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拓寬培訓渠道為著力點,以規(guī)范化培訓為抓手,緊盯培訓質量,突出培訓成效,做到生產任務不松懈,技能培訓不打烊,不僅讓員工在實踐中技能水平得到提升,也為他們鋪就了一條由“工”變“匠”的成長之路。
薪火相傳,師帶徒筑階梯
近日,電氣車間為了更好地引導年輕人和剛邁進車間的大學生,充分發(fā)揮骨干人才“傳幫帶”作用,舉辦師帶徒協(xié)議簽訂儀式,積極地圍繞生產技術、操作流程、設備維護、故障排除、應急處置等,促進技能提升和工作進步,分別簽訂了30份師帶徒協(xié)議,師帶徒培訓方式具有“教中學、學中干、學中練、干中學”的特點,通過師徒共同參與工作實踐,在學習中提升綜合素養(yǎng),完成一線人才梯次培養(yǎng)。
新入職大學生強雷雷入職后,與電工班班長白銳“一帶一”形式開展師帶徒工作,通過簽訂師帶徒合同、設立目標、培訓學習、驗收答辯的閉環(huán)管理,提升了師帶徒工作成效,在“傳教幫帶”過程中,實現了業(yè)務水平和工作能力雙提升。
特色講堂,傳幫帶提技能
電氣車間的培訓工作重點不僅放到師帶徒培訓上,還放在解決生產操作實際問題上,在繼續(xù)鞏固員工對現場技術掌握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崗位員工的現場實際操作水平。著力打造“4+3”人員梯隊建設培養(yǎng)方案,強化技能提升“不斷檔”的培訓模式,為車間員工提供技能培訓。將車間人員分成四個梯隊,第一梯隊:培養(yǎng)高技能人員,著重培養(yǎng)在各級技能競賽中獲得榮譽的技能型人才,有獲得榆林市技術狀元的白銳。第二梯隊:能自主解決現場發(fā)生的故障,有高級工高權和李波;第三梯隊:由技能水平較低人員組成,能主動解決現場發(fā)生的故障,有中級工高永剛和閆科;第四梯隊:由新進人員組成,通過日常培訓逐步提升技術能力。“4+3培養(yǎng)方案”促使員工專業(yè)技術水平在邊學邊講,邊學邊問,邊講邊討論的過程中糾正、提升,進一步提升崗位員工技能水平,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現場講學,精準細補短板
為進一步提升人員技能水平,滿足現場各類故障解決的需求,電氣車間通過收集員工現場故障處理經驗方法,專門成立了編寫小組,對員工在現場遇到的各類故障進行了梳理和分析,總結出了大量的故障處理經驗。在編寫過程中,編寫小組還積極征求了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對書冊內容進行了反復修改和完善。該書冊還根據員工的不同崗位和職責,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分類,方便員工查找和學習。為了確保書冊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審定歸納匯編成冊后,印制成電氣故障處理經驗分享書冊,下發(fā)班組員工。使員工工作經驗來源于現場,再運用于現場,讓“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培訓學習原則落地生根。
正是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讓員工逐步成長為技術嫻熟、經驗豐富的專家,實現個人職業(yè)與企業(yè)發(fā)展的雙贏局面,進一步提高員工的技術水平,提高維修車間整體實力,為維修中心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使企業(yè)技能培訓工作更加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高效化。(供稿:王佩佩)